兔狲
Felis manul
藏语:
物种id:4188
界: 动物界Animalia
门: 脊索动物门Chordata
纲: 哺乳纲Mammalia
目: 食肉目Carnivora
科: 猫科Felidae
属: 猫属Felis
种: 兔狲Felis manul
分布: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
濒危等级:濒危(EN)
保护级别:二级
【相关科目】 獴科 海豹科 犬科 海狮科 小熊猫科 鼬科 熊科 灵猫科
物种介绍
体型大小似家猫。体重2kg,体长500-650mm,尾长200-250mm。耳短宽,耳尖圆钝,两耳距离较远;尾端圆钝。通体淡黄白色;颊部具两条细黑纹,下颏色白;腰及臀部有6-7条隐约可见的暗色横纹,尾部毛色与体背近似。
栖息生境为灌丛草原、荒漠草原、荒漠与戈壁,亦能生活在林中。在上述生境的岩石缝隙或石洞居住,也可利用大型啮齿类(如旱獭)的弃洞作窝。栖居高度可达海拔4500m左右的山地。食物主要为啮齿类。交配期为4-5月,有的在3月。妊娠期为66-67天,一胎3-4仔,多的可达6仔。幼仔一年后性成熟。平均寿命为11.5岁(Cat specialist group, 1992)。
种群现状 兔猕在蒙古的无树木的大草原(Mallon, 1985)和俄罗斯与蒙古和中国交界的山区(Bannikov and Sokilov, 1984)数量较多。在中国的西藏和西北地区也有健康种群存在(Cat specialist group, 1992)。在其分布范围内尚未进行过种群现状调查,全国的种群数量难予估计;西藏现存数量约有2000-2500只(尹秉高等,1993)。
致危因素 乱捕滥杀是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。50年代中国西部的年收购兔猕毛皮量达10000张(Tan, 1984)。在西藏东部的一些重点分布县,在70年代中、后期每县收购兔狲毛皮500-700张,但到了80年代仅收购几十张,可说明其野生种群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。由于兔猕的生活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,其生境的丧失并不是其数目减少的主要原因(Cat specialist group, 1992)。
驯养情况 在国内一些动物园有少量驯养与繁殖。
现有保护措施 1988年公布的中国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定为II级保护动物;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(CITES)列本种于附录Ⅱ。
保护措施建议 1、对该物种的现状及生态生物学问题进行考察,在种群数量较为稀少的地区应迅速禁猎; 2、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,如果某些省区的兔狲数量已经非常稀少,若不采取紧急措施会导致物种绝迹的话,则应提升为省区级或国家的I级重点保护动物。